消防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淮南市施工图审查

文字: [大] [中] [小] 淮南市施工图审查 2025-08-07     浏览次数:667

淮南市施工图审查


一、总平面与建筑布局审查消防间距核查建筑与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堆场、储罐等的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民用建筑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间距、厂房与仓库的防火间距等)。检查建筑内部各功能区域(如住宅与商业服务网点、厂房与附属办公区)的防火分隔及间距是否达标。消防车道与登高操作面消防车道的宽度、坡度、转弯半径是否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是否形成环形车道或设置回车场(对于尽端式车道)。高层建筑的登高操作面长度、宽度是否符合规范(如不应小于建筑周边长度的 1/4 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操作面范围内是否有影响登高的障碍物(如突出外墙的构件、树木等)。总平面消防设施室外消火栓的布置是否均匀,保护半径是否覆盖整个建筑(一般不大于 150m),距路边、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是否合规(如距路边不大于 2m,距外墙不小于 5m)。消防水泵接合器、消防水池的位置是否便于消防车取水和操作,标识是否清晰。


二、建筑防火设计审查耐火等级与构件要求核查建筑的耐火等级是否与建筑类型、高度、层数匹配(如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建筑构件(梁、柱、楼板、防火墙等)的耐火极限、燃烧性能是否符合对应耐火等级的要求(如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3.00h)。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防火分区的划分是否合理,面积是否超出规范限制(如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为 1500㎡,设置自喷时可增加 1 倍)。防火分隔设施(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窗)的选型、耐火极限是否符合要求(如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 1.50h),且是否完整封闭(无孔洞、缝隙)。防烟分区的划分是否采用挡烟垂壁、隔墙等分隔,面积是否符合要求(如净高≤3m 时,防烟分区面积不应大于 500㎡)。安全疏散设计安全出口的数量:每个防火分区或同一防火分区的不同楼层是否不少于 2 个安全出口(除规范允许仅设 1 个的情况,如建筑面积≤200㎡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疏散距离:从房间最远点到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是否符合规范(如高层旅馆客房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 15m,设置自喷时可增加 25%)。疏散宽度: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的净宽度是否满足计算要求(如高层住宅疏散楼梯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 1.1m)。疏散楼梯形式:是否按建筑类型设置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或敞开楼梯间(如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应设防烟楼梯间),楼梯间的防烟、防火措施是否到位(如前室面积、正压送风系统)。避难层(间):高层建筑是否按要求设置避难层(如建筑高度超过 100m 时应设),避难层的面积、疏散楼梯分隔、防火设施(如消火栓、应急照明)是否合规。



三、消防给水与灭火系统审查消防水源与供水方式消防水源是否可靠(市政给水、消防水池或两者结合),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是否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的用水量(如民用建筑消火栓系统火灾延续时间:高层住宅 3h,公共建筑 5h 等)。供水方式是否合理(如临时高压系统是否设置消防水泵,稳压设施是否满足最不利点静水压力要求)。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的布置是否保证有 2 支水枪的同时使用,水枪充实水柱是否达标(如高层民用建筑不应小于 13m,厂房仓库不应小于 10m)。消火栓管网是否成环状布置,立管的数量、管径是否满足流量要求,阀门设置是否便于检修且不影响系统供水。屋顶试验消火栓的设置是否便于检测,是否有压力表、放水阀门等组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系统选型是否与场所危险等级匹配(如严重危险级场所应采用雨淋系统或干式系统,普通办公区采用湿式系统)。喷头的选型、布置间距、安装高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标准覆盖面积洒水喷头在中危险级 Ⅰ 级场所的间距不应大于 3.6m)。报警阀组的数量、位置是否合理,水力警铃、压力开关等组件是否齐全,管网的坡度、排气措施是否到位。其他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用于易燃液体场所时,泡沫类型、供给强度是否匹配火灾类型(如甲、乙、丙类液体储罐采用液上喷射或液下喷射)。气体灭火系统:用于电子机房、档案室等场所时,灭火剂类型(如七氟丙烷、IG541)、灭火浓度、浸渍时间是否符合要求,泄压口、联动控制是否合理。干粉灭火系统:用于加油站、锅炉房等场所时,配置数量、保护范围是否满足需求。


四、电气消防设计审查消防电源与配电消防负荷的等级是否正确(如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应为一级负荷),是否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切换。消防配电线路的敷设方式是否安全(如穿管暗敷在不燃材料结构内,保护层厚度≥30mm;明敷时是否穿金属管并刷防火涂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形式是否与建筑规模匹配(如大型商业综合体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火灾探测器的选型(感烟、感温、火焰等)是否与场所环境匹配(如厨房选用感温探测器或燃气探测器),布置间距是否符合规范(如感烟探测器在一般场所的保护半径不大于 5.8m)。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的容量是否满足系统需求,联动逻辑是否正确(如排烟阀开启时联动排烟风机启动,防火卷帘下降至距地 1.8m 时停止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是否在疏散通道、出入口等明显位置,间距是否≤30m。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应急照明灯具的照度是否达标(如疏散走道≥1.0lx,楼梯间≥5.0lx),连续照明时间是否满足要求(如医疗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90min)。疏散指示标志的安装位置(距地≤1m)、间距(≤20m,袋形走道≤10m)是否合规,是否采用蓄光型或应急电源供电,方向指示是否准确。


五、防排烟系统审查防烟系统防烟楼梯间、前室、避难层是否按要求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自然通风系统(如建筑高度>50m 的公共建筑楼梯间应设机械加压送风)。加压送风量是否计算正确,送风口的位置、形式是否合理(如楼梯间送风口宜每隔 2-3 层设置一个,前室送风口应每层设置)。排烟系统需要排烟的场所(如大于 50㎡的地上房间、地下车库等)是否设置排烟系统,自然排烟窗的面积是否满足要求(如防烟分区内任一点至排烟窗的水平距离≤30m)。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是否符合计算标准,排烟口的设置是否靠近火源或顶板,风速是否≤10m/s(金属风管)。排烟风机的选型是否满足耐高温要求(应能在 280℃下连续工作 30min),是否设置排烟防火阀(当烟气温度超过 280℃时关闭)。


六、其他专项审查消防排水消防水泵房、消防电梯井底是否设置排水设施(如集水井、排水泵),排水能力是否满足消防用水量(如排水泵的流量不应小于 10L/s)。消防电梯消防电梯的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 1 台),载重量是否≥800kg,运行速度是否满足从首层到顶层≤60s。消防电梯前室的面积、防火门设置是否合规,是否设置专用的消防电梯按钮和排水设施。可燃气体探测与报警厨房、燃气锅炉房等有可燃气体泄漏风险的场所,是否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信号是否联动切断气源、启动排风系统。审查核心原则合规性:严格依据最新国家规范、地方标准,确保设计无违反强条内容。系统性:各消防系统(给水、报警、防排烟等)需协同工作,避免出现功能冲突(如排烟与加压送风的压力平衡)。可操作性:设计需考虑施工可行性及后期维护便利性(如设备检修空间、管道坡度等)。


淮南市施工图审查


400-119-8559
扫码关注微信